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五章 何惧风流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p;  此子说完,很多人都点头赞从,此子正是云州的著名才子李益。

    “云州的李兄,所言极是。我初闻此诗也与李兄不谋而合,今日我就与李兄一道去参军,随陛下亲征!我身后几位,都是皇亲贵胄,他们也起了同样的心思。

    赖希昨夜赋诗后,拒绝了陛下让他参加春闱的好意,而是请求随陛下亲征!陛下当下就龙颜大悦,一下就赏了黄金百两,另加封为正五品的定远将军,真是羡煞旁人也!”曾帆言此时,心中顿泛酸意。

    “此间还有这等原委,谢四郎相告!看来我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,陛下赏罚分明,只要我们奋勇杀敌,陛下定会论功行赏。说起这赖希,倒有些国士之风,我等倒想结识一番。”

    “昨夜陛下说了,要将赖希的诗文广传下去,估计巳时赖希的名声就会传遍西城,届时肯定会有很多人前去拜会,瞧瞧陛下口中的少年英雄。

    虽说他是赖勇的侄儿,但赖冠可是名副其实的真豪杰,名门之后值得结交!据传他住在驿馆,那地方可不好进。”

    “即是如此,那不就不劳烦四郎了,若有缘自会相见。四郎稍待片刻,我即刻回房家书一封,然后就随四郎去从军,云州李益就此拜别各位同年!山高水长,后会有期!愿各位同年,春闱中取,得眷圣恩!”

    李益说完,就转身回房去了。李益这一举动很快就引起他人效仿,很快原本满场的贡生,就只剩半数了。曾帆见此甚是开心,他这开心也只是开在心里,脸上并未有过多表情。

    已时正一刻,北国驿馆门口,陆陆续续的热闹起来。许多车马相汇于此,来者都是北朝的权贵。今日赖勇进宫请辞后,北帝一下子心情转好免了早朝,只是把太子禁足在东宫,算是昨夜的惩戒。

    此刻在北国驿馆为首的正是黄道行为首的群臣,他们结伴而来见赖希,自是意识到了赖希的位置,前来说服赖希给陛下求情,解除太子的禁足令,好主持后日的春试。

    今日陛下免了早朝,更是传出话开,不许给太子说情。黄道行无计可施,方才想到了赖希,跟在他身后的都是铁杆的太子党。

    待黄道行见到张渝,才晓得赖希借马出行了,黄道立马探知了方道,率群臣而去。

    正当众人寻赖希时,赖希此刻和赵铭二人纵马疾驰,一路往北。

    两人从驿馆出来纵马而行,直到已时才出城,西城繁华,车水马龙,再快的马儿也都扬不上蹄。出城时,赖希只显了显身上定远将军的对牌,城门护卫便将其放心,出城后两人一路北行,沿途春色依旧行人渐少。但赵铭却发现一路上都有人尾随,这定是北帝安排的人。

    在往北行了大概数里路,一条大河隔断了行程,这里也算郊外了。河流的两旁山林环绕,蓊郁青葱,百花吐艳,在山脚下散落的分布着一些房舍,在河流的两岸都分布了一些农田,许多农户正在引水灌溉,田埂旁边早有黄牛被栓于此,也有些农具放在地上,此刻这些黄牛正用尾巴拍打着身上的牛蚊。一幅幅春耕的景象,定格成画卷。

    赖希和赵铭两人骑马并列,面对着宽广的大河,此情此景,赖希心生感慨,声音朗朗!

    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

    听见赖希的话,赵铭微微一笑道:

    “还是希娃有文采,随口捻来,便是诗情外溢!”

    赖希还没来得及答话,就听见车轮的颠簸声响起。在他们身后,一辆牛拉的柴车出现,赖希和赵铭则下马转身。柴车上有一位老者衣着不俗,然而他的车内却是空空如也。

    “小哥儿,好诗情。这应该是前朝李绅的悯农二首之一,其实此诗的后段才是诗意所指,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!”

    赖希看着眼前的老者,观其貌、闻起言,便晓得不俗,施礼道:

    “老夫子所言极是,受教了!”

    老者听完赖希的话,也停住了柴车,下车而来向赖希走去。老者身形瘦小,约仗国之年,额头上也爬满了皱纹,只是他步履稳健,精气神倒也不输年轻人。

    老者几步就走到赖希跟前,看着他腰间的横刀,然后又看下了他马上的犀角弓,略略一思便道:

    “小哥儿,可不简单啊?我观你年不过二九(十八岁),却是正五品的定远将军了。北国立国十载,除了皇室贵胄,从未见过如你这般年纪的,正五品官了。老朽也很好奇小哥儿的来历了?”

    赖希见老者透着善意,且也有些学识,倒也如实说来:

    “我名赖希,我们也是昨日才到的西城。我很好奇,老夫子是如何看出我的官职?赵铭我的叔叔。”

    赖希言语最后介绍了赵铭,赵铭见状也拱手给老人施礼。

    老者对赖希和赵铭两人回礼后,接着道:

    “原来你就是昨日御前赋诗,被陛下亲封的定远将军。赖冠之子,名门之后,果然是英雄出少年。我刚从宫内出来,也是早上才收到的消息。”

    赖希两人闻言,欲发新奇老者的来历,老者好像也察觉到了两人的心思,微微一笑道:

    “老朽曾可达,是一位闲人。以前在御前当差和陛下熟识,两年前归田居于此,今日有事进宫恰巧晓得了此事,有幸识得俊才也是缘分使然。

    眼前这条河名为宛河,宛河对面的山叫宛山,我就住在宛山上。陛下仁德念及旧情,将这一片都赏赐给我了。”

    老人说话时,眉头微起,笑容外敛,肯定是想起了欢快的时光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