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07章 又是一年丰收季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自八月十日开始。

    许家庄的110座集体庄园,与海港城周边耕种的水稻,陆续开镰收割,进入收获状态。

    今年的气候依然反常,气温偏低,降雨稀少,在江南地区还勉强称得上‘风调雨顺’,但其他地区只怕又是一个荒年了。

    许家庄的各座庄园,却是纷纷传来捷报。

    丰收了。

    水稻实现大丰收!

    产量低的八百多斤/亩,产量高的一千二、一千三甚至一千五百斤每亩。

    播种总面积约150万亩的水稻田,实现平均亩产千斤不是问题,全部颗粒归仓后,完全可满足许家庄210多万人口一年的口粮需要,甚至还有大量剩余。

    但不要忘了,水稻田只占许家庄近四百万亩耕地的四成不到。

    还有36万亩的土豆。

    还有22万亩的红薯。

    也都接近了成熟,正在排队等待收获的状态,而这两样的农作物,都是动辄亩产几千斤近万斤的主,它们加起来的预估总产量,不会低于26亿斤。

    预计许家庄各庄园的粮食仓库,全部都要爆仓,配套的食品加工厂必须加快建设,避免出现粮食因难以保存产生的浪费现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海门县,101号集体庄园,最近也开始进入收获季。

    管理工作队一声令下!

    该庄园进入全面动员状态,打响了保丰收、保吃饱的战役,大部分可用劳动力全部下了地,包括老人、小孩和妇女,足足五六千人,在上万亩的金色稻田里忙碌着。

    不过他们采用的收割方式,不是大型联合收割机嗡隆隆前进,而是人手一把的镰刀,回到了原始的人力收割。

    只有二十人,在使用着一款单人背负式半马力汽油收割机,造型类似于割草机,末端带一个L形拐把,采用横扫式收割的方式,将水稻割断后拢在一起,再摆放在一旁。

    这种收割机的效率是人力的十倍,不需要弯腰,油耗极低,平均收割一亩水稻的油耗,只有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十分之一,大大降低了油料消耗,正在得到大力推广。

    但这种收割机也只是解决了收割的环节,后面还是需要有人把地上的水稻捆扎起来,再搬运到人力脚踏式脱粒机那边,进行脱粒。

    最后用麻袋把稻谷装起来,使用拖拉机、电动三轮、钢架独轮车等运输工具,把一袋袋的稻谷,运到庄园晒谷场进行晾晒,三五天后,再用手摇式风车吹一吹,再装袋运输,存入到大粮仓中。

    总之环节诸多,没有一处环节不辛苦。

    但就算如此,这也比以前老一套的传承两千多年的水稻收获模式,要轻松太多了,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。

    而最大也最重要的变化,还是水稻的产量。

    “这、这亩产,怕不是在千斤以上吧,老夫活了六十有八,第一次见到如此丰硕的场景,老夫……”手里拿着把镰刀,站在稻田里,一位项氏家族的族老,说着说着,忽然忍不住落下老泪。

    “三叔公,我早就说过,加入许家庄是一个明智之举,你就是不同意,现在总该相信了吧?”一旁的项氏族长项世兴,手摸着下巴的胡须,不由得意的微笑道。

    实际上。

    作为宗族的族长、族老,他们掌握的权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,没到地主士绅阶级可以剥削族人的程度,包括族长项世兴在内,只要干的动,都是年年下地干活的,也属于劳动阶级的一员,只是普遍德高望重,有资格调解和处理一些事务而已。

    现在他们的权利基本被管理工作队给拿走了,最多只有监督权建议权,以及公审法庭的陪审员资格,不能事事都管,这导致一部分的族老非常不满和失落,那些年轻人懂个什么?这么瞎搞下去,早晚会害死所有人!

    所以就算这些族老被迫跟着加入了许家庄,也是冷眼旁观,准备看笑话的心态,想着将来搞成了烂摊子,他们王者归来的时刻就到了。

    结果短短三四个月过去了。

    难以置信的水稻大丰收摆在眼前。

    这让三叔公这类的态度最顽固的族老,都不得不承认:那帮许家庄派来的年轻人,是真的有一套,非常非常厉害,创造出了他们不可能做到的奇迹。

    而这样的丰收摆在面前,不仅让大部分庄民,为自己做出正确选择感到欣喜的同时,也纷纷对管理工作队员们,表示感谢,发出真心的拥护之声。

    面对这些的感谢和拥护。

    “不用感谢我们,最应该感谢的是你们自己。”

    同样站在田地参加劳动的袁英,却大声的对他们道:“因为只要加入了许家庄园,粮食亩产超千斤,就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,因为许家庄有良种,可以让亩产增加200斤;许家庄有化肥,每亩施肥五十斤,就对应增产150斤;许家庄有农药,一季水稻喷洒三次农药,至少避免50斤的减产……还有抽水机这样的龙王保证补水充足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之多的措施之下,粮食怎么可能不丰收呢?这些增产手段就摆在哪里,许多去许家庄参观的百姓,也能亲眼看到这种改变,但为什么大明许多的地方,还是欠收绝收,而只有加入许家庄园的,都能得到丰收呢?因为你们做出了对的选择,你们摆脱了饥饿的命运,如果你们因为这样那样的担心和顾虑,不加入许家庄,你们还会看到这样的丰收么?”

&n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